游客
题文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释] 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馔(zhuàn):饭食。 ③朕(zhèn):皇帝自称。 ④间(jiàn):秘密,暗中。 ⑤臧(zāng)否(pǐ):褒贬,即好坏。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4分)
(1)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         ) (2)愈恭,礼愈至  (           )
(3)濂以实对 (              )        (4)善者与臣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说说你读了[乙]文后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取白衫且止(2)觉其故
(3)奴以米(4)乃以归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终不扬其过也。
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而去之___________
②亲戚之_______________
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
④多助之 _______________
下面“以”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A.固国不山溪之险
B.天下之所顺
C.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属予作文记之。

翻译下列句子。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事例: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刘基论相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向其数欲害君,君却为之善耶!吾欲以君为相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宪则不然。”
解释下列划线词。
其数欲害君()宪素基()
对文中画线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B.这就好比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C.凡是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D.这就好比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刘基认为宰相应该有“”的度量(用文中的语句)(2分)
本文表现了刘基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前人之述备矣”。
B.第②段写览阴雨连绵季节之景而触景伤情,悲恸不止。
C.第③三段写览春天温和明媚之景而感到无比欣慰和欢喜。
D.第④四段“斯人”是指作者的朋友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