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 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 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 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为江南转运使 尝:    (2)汝事我久 念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奴震骇,泣拜而去。
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孙云球 ,宇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禀风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 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刻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天台文康奇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崚嶒苍翠,万象毕见,乃大诧且喜曰:" 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瞩;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日:"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夙慧(具有)

B.

不爽 发(差错)

C.

万象 见(完成)

D.

无微不 (看见)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B.

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

"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

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②神哉,技至此乎。

(4)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

(5)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

古诗文阅读。

【甲】

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开扃 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雄图霸迹,隐轸 由存,咽喉控带,萦错 如绣,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节选自《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作者:[唐]李白)

【乙】

晨起,凄然如暮秋。过龙湾,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缭绕如垣墙。凡舟皆由此下至建康,故江左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自新河入龙光门,城上旧有赏心亭、白鹭亭,在门右。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

(节选自《入蜀记》。作者:[宋]陆游)

【丙】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 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节选自《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作者:[明]高启)

【注】①开扃(jiǒng):开合。②隐轸(zhěn):丰富,众多。③萦错:纵横交错。④瘗(yì):埋葬。

(1)图图朗读完三段诗文,拿不准下列句子的停顿,你指出   不合适。

A.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

B.

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

C.

自新河/入/龙光门

D.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2)图图觉得乙文中画线句不大好懂,你为他翻译。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

(3)"天时不如地利",南京自古地势险要。图图注意到甲文中的"地称天险""咽喉控带"证明了这一点,你发现乙文中"①    "和丙诗中"②    "也能证明。(从乙文、丙诗中各摘一句填空)

(4)图图发现,三段诗文语言特色不同,给人带来的美感也不一样。你结合诗文中的语句,为图图作了具体解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 ,料量平 ;尝为司职吏 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 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舍《六艺》者折中 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季氏史:仓库管理员。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职务。④祗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⑤折中:调和取证。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为季氏史   

②齐人   

③高山   

④诸生以 习礼其家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天 下 君 王 至 于 贤 人 众 矣 当 时 则 荣 没 则 已 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②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4)孔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列各小题。

吴广 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答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攻大泽乡,收而攻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 诸郡县苦秦史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何能知其梗概?鉴往以知来,援古 以证今,此如 弈者观谱,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 ,盖应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

从古 今,事变至赜 ,处之者有经有权 ,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 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 者,爱毛而不爱皮板。抑知无皮板则毛何所丽 ?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政化。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 注意读史,其道奚由

(章太炎《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1932年秋演讲于苏州,有删改)

【注释】①援古:引用古代事例。②裕如:轻松的样子。③赜:zé,精微,深奥。④有经有权:有时坚持原则,有时随机应变。⑤羔裘豹饰:穿着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⑥丽:附着。⑦其道奚由:从哪里选取道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吴广 爱人    

有种乎    

③如 弈者观谱    

④从古    

注意读史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②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3)下面这则论据不宜用来替换乙文的第三段,请你说说理由。

《古文辑要》讲了一个故事,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逢迎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臣,却敢于直谏,甚至当面争论。司马光评论说:"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诤,直言规劝;佞,花言巧语巴结人)

(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胜、吴广就是鲁迅说的"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揭竿而起,英勇无畏地战斗,给历代统治者以深刻的历史警醒。

B.

司马迁特别擅长抒情,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赞《史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强调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他们让我们懂得一个完全相同的道理。

D.

"鉴往以知来"让我们想起成语"以史为鉴",两个"鉴"字都解释为"镜子",《史记》就是这样一面很好的镜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 ,米曰粳。粘者禾曰稌 ,米曰糯。质本粳而晚收带粘, 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

【注释】①秔:音jīng。②稌:音tú。

(选自《天工开物》,有删节)

(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

不 可 为 酒 只 可 为 粥 者 又 一 种 性 也

(2)本文从种类、     和播种时间四个方面来介绍稻。

(3)稻系民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追求的梦想是"一稻济世,万家粮足"。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表达对他的敬意。

上联:禾下乘凉梦

下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