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国预计在2010年10月完成某资源调配工程,据图完成问题。
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 A.水资源 | B.木材 | C.石油 | D.煤炭 |
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有
①永冻土分布广②林区线路长
③高寒缺氧 ④冬季时间长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反射 |
|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
|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
|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
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 A.甲包括水能 | B.乙包括沼气 |
| C.乙包括石油 | D.丙包括煤炭 |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 B.②圈层 |
| C.③圈层 | D.④圈层 |
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
| 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
|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 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
昌克罗十三塔位于秘鲁沿海沙漠地带的一座矮山山顶,呈南北方向排列,每座塔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观测点。2013年6月20日6时28分(地方时),人们在Q观测点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2013年夏至日为6月21日)。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要想在一年中的另外一天在Q观测点也能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则这一天最可能为
| A.3月23日 | B.6月22日 |
| C.12月20日 | D.12月24日 |
下列关于昌克罗地区自该日至未来两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正午时十三塔影子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昼长夜短逐渐变长 |
| B.昼短夜长先变短后变长 |
| C.昼长夜短逐渐变短 |
| D.昼短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
经过5年建设,位于海南文昌的航天发射场目前基本竣工,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日前说,探月工程三期主要任务是“嫦娥五号”,预计2017年前后将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
| B.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
| C.多晴天,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 |
|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回收 |
10月1日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 A.南偏东 | B.南偏西 |
| C.北偏东 | D.北偏西 |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B.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
| C.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