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小组想用B装置来制取CO2,所用药品名称为 和 ;
收集 CO2前,如果用F装置中的某种溶液干燥CO2,则该溶液是 ;CO2应从F装置的 端通入。
(4)该小组在制取CO2的时侯,发现二氧化碳收集好后,反应仍在发生,所以,他们想设计一个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你觉得右边Ⅰ、Ⅱ、Ⅲ装置中能实现上述意图的是 。
(7分)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二氧化锰、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
反应物状态 |
反应条件 |
收集方法和依据 |
|
氧气 |
固体 |
加热 |
______集气法 |
O2不易溶于水 |
二氧化碳 |
__________ |
不需加热 |
向上排空气法 |
|
【实践研究】
(1)某同学选用a、c、d、f、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该同学选用的药品是 。
(2)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3)四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
D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其中铜网兜换成铁制的后果是。
小明来到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五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他想这五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请你用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理:。
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明猜想:这五瓶NaOH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了,也可能。
通过查资料,小明知道: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表中有横线的格。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第一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由无色变红色 |
|
取第二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
白色沉淀 |
|
取第三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
NaOH溶液全部变质 |
|
取第四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泡放出 |
|
取第五个瓶中的NaOH溶液2毫升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
(叙述整个过程出现的现象) |
部分变质 |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1)小明在学习中体会到:检验CO2时总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时总是用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结论:根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2)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白进行了下列计算:
问题假设:有含a克Ca(OH)2的Ca(OH)2溶液和含a克NaOH的NaOH溶液各100g,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计算结果:Ca(OH)2溶液吸收了44a/74克CO2气体;NaOH溶液吸收了44a/80克CO2气体(小白想:我只是比较两个结果,可以不约分)
计算结果分析:含等质量溶质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吸收CO2,Ca(OH)2溶液吸收的CO2的质量多。
结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澄清石灰水。
思考评价:
小白的计算是否正确;
小白的计算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小白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
(3)现在由你来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你的问题假设是:“相等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具体计算时,你还需要的数据是。
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
结论 |
假设不成立。 |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实验现象是。
(4)图D所示实验,观察紫色小花(用石蕊试纸做成的)(填会或不会)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