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 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 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的猜想正确。 |
② |
的猜想正确。 |
|
③ |
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2O3),动物饲料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之一如下图所示:
(1)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Fe2(SO4)3+Fe=3FeSO4外还有:,;
(2)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3)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
温度/℃ |
0 |
10 |
30 |
40 |
50 |
60 |
64 |
70 |
80 |
90 |
|
溶解度/g |
15.6 |
20.5 |
33.0 |
40.4 |
48.8 |
55.0 |
55.3 |
50.6 |
43.7 |
37.2 |
|
析出晶体 |
FeSO4·7H2O |
FeSO4·4H2O |
FeSO4·H2O |
||||||||
根据溶解度表,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5)在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类型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字母编号)。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硫酸亚铁晶体加强热会发生反应2FeSO4·7H2O高温 Fe2O3+SO2+X+14H2O其生成物X的化学式
,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还需添加的实验用品为,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D装置中的水换成(填物质名称)还可以用来干燥制得的氧气;若将D装置中装满水,气体从(填导管接口字母)端进入,也可收集氧气。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用a、b、c、…等表示);
(4)他们用F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8分)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下图所示)。
(1)溶液M含有的溶质是CaCl2和;沉淀N的化学式是。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
称取该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150 g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样品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162.7 g。
(2)写出实验室检验反应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求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
(4)假如称量准确,通过计算得到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数值偏小,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11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填上述装置图示中序号)收集。
(2)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图示中B与F组合为装置,需要的化学药品是;向B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中的溶液是;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5)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分)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Ca2+、Cl-四种离子,为了处理废液,回收金属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现设计如下实验过程(部分):
(1)金属X的化学式为。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除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和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2)已知“反应Ⅰ”中,2FeCl3+ Fe=3FeCl2,发生的另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金属元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