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第n周期所含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的种数均为(8-n) |
B.SiCl4、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
D.由ⅠA族和ⅥA族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 B.金属性:甲>丙 |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
B.将浓硝酸滴入某些蛋白质溶液中而显黄色,称为焰色反应 |
C.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用水浴加热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 B.会产生新的物质 |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