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击“非典”期间,过氧乙酸是广为使用的消毒剂,它可由H2O2和、冰醋酸反应制取,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含有残留的H2O2。测定产品中过氧乙酸浓度c0涉及下列反应:
MnO4-  +H2O+ H+  ═Mn2+ +O2 + H2O
②  H2O2  + 2I- + 2 H+  ═  I2  + 2 H2O
+ 2I- + 2 H+ ═  CH3COOH  + I2  + 2 H2O
④I2 +  2S2O32-  ═  S4O62- + 2 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MnO4-  +H2O+ H+Mn2++  O2 +  H2O
(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是(反应④)选用的指示剂是             
(3)取b0mL待测液,用硫酸使溶液酸化,再用浓度为a1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耗用的KMnO4体积为b1mL(反应①,滴定过程中KMnO4不与过氧乙酸反应)。
另取b0mL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并用硫酸使溶液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2O2都能跟KI反应生成I2(适应②和③)。再用浓度为a2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耗用Na2S2O3的体积为b2mL。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过氧乙酸的浓度(用含a1、a2、 b1 、b2、b0的代数表示)
c0                                                .
(4)为计算待测液中过氧乙酸的浓度c0,加入的KI的质量已过量但没有
准确称量,是否影响测定结果        (填是或否)。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混合物由NaCl、MgCl2两种物质组成,其中Na和Mg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12。求
⑴NaCl与MgCl2的物质的量之比
⑵氯离子总量为8mol时,Mg2+的物质的量是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浮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3)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mol NaOH时,Al3已经转化为    Mg2已经转化为
(4)图中线段OA∶AB=

将5.6g铁粉放入200ml的某浓度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
(1)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2)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盐酸的浓度(计算过程):
(4)生成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5)如果把盐酸改为稀硫酸,则稀硫酸的浓度为________。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
97.0g
96.8g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成都市近年来常常发生“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
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H3+H2SO4= (NH4)2 SO4
现取该奶粉样品100g,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2)含氮元素的质量多少?
(3)该奶粉中氮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国家标准为: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12g~25g。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