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
(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2)G生成B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 ;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3)D的水溶液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4)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 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用化学用语解释 |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变成 色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继续通入气体 |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W、X、Y、Z为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以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和Z可组成化学式为W2Z的化合物,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推断:
(1)W、X、Y、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2Z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Y、X、W形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键形成的__________化合物。
位于周期表第3、4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相差两个电子层。已知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m主族,B元素位于第n主族,那么:
(1)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其离子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B2,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游离的氯,为了除去游离氯,且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下图方案,在废水排出口的A、B处分别注入一定流量的废烧碱溶液和亚硫酸钠溶液,已知Cl2与Na2SO3发生反应:Cl2+Na2SO3+H2O====2HCl+Na2SO4。
试写出:
(1)A、B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出N3,现又制出N5。
(1)上述提到的3种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2)N5的分子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在通常状况下,它发生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若向高空发射1吨设备,运载火箭需消耗液氢5吨,若使用N5做燃料,这一比率可以改变。假如你是科学家,想采用N5做燃料来发射火箭,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在鲜活鱼的长途运输中,必须考虑以下几点:水中需要保持适量的O2,及时除去鱼排出的CO2;防止细菌的大量繁殖.现有两种在水中能起供氧灭菌作用的物质,其性能如下:
过氧化钠(Na2O2):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
过氧化钙(CaO2):微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Ca(OH)2(微溶)和O2。
根据以上介绍,你认为运输鲜活水产品时应选择 加入水中,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