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使废物资源化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主导地位,是其它生物生存的基础
(2)“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上使用化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持续大量使用化肥存在许多负面影响。“生物固氮”已称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性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
A.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不易流失,对植物生长有利 
B.土壤板结,会加快某些细菌对NO3-→N2的转化
C.与人工合成NH3所需的高温、高压相比,生物固氮的顺利进行是因为这些生物体内含有特定的固氮酶
D.中耕松土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松软土壤也有利于根瘤菌、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
(3)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各种生物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4)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5)可以向沼气池添加的产气原料是                  
(6)该系统设计是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                               ;该生态系统的最大的优点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极熊以在环绕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狩猎为生。在北极地区主要存在如下的海洋食物链和陆地食物链:

北极熊处于该两类食物链的顶端,在海洋食物链中,主要食物为海豹,而陆地食物链中的主要食物为驯鹿。全球变暖的趋势影响着北极冰层的生态系统,同时,环境污染使北极熊的生活受到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威胁。
(1)科学家长期跟踪北极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波动情况,发现长期以来北极熊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的影响,而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熊除种群年龄结构明显表现出_______________型的特点外,其种群数量波动特征也和以往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北极熊种群的存活曲线,正常情况下,其存活曲线应如下图________所示,由于环境破坏和人为捕杀,北极熊种群存活曲线向B所示类型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发现一种含多溴联苯的阻燃剂随被污染的水流和北行风进入了北极,并在北极生物体内被发现,且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该物质的浓度最高。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北冰洋冰封期的缩短,导致北极熊滞留在陆地上的时间延长,则可能导致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苔藓和地衣的数量__________。

血糖平衡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下图表示了血糖调节的过程(图中甲、乙、丙表示结构,①、②、③表示物质),则图中甲、乙、丙所表示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给动物注射大剂量胰岛素时,动物会休克。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休克后的动物又恢复清醒。
①给动物注射了超剂量的胰岛素后发生休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下面提供的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胰高血糖素能使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及用品:小白鼠、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胰高血糖素溶液、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
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按照下表分别进行处理、观察。请填写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方法
预期结果
(下一步)实验处理方法
预期结果
A组(对照组)(2只)

清醒

清醒
B组(2只)

休克

未清醒
C组(2只)

清醒
D组(2只)

清醒

(3)胰岛素合成分泌不足使人患糖尿病,为治疗糖尿病,需大量胰岛素,目前为糖尿病人补充胰岛素的方法通常是注射而非口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患有甲种遗传病的占1/1600(基因为A、a)。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病为红绿色盲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性遗传病。
(2)Ⅲ-1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Ⅲ-11的直系血亲关系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
(4)若Ⅲ-11与该表现型正常的女子已生育一患甲病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为甲病的几率是_______。
(5)Ⅱ-5和Ⅱ-6生育一个完全健康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___(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 果
2008lx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 h
4 h
12 h
4000lx
(强光)
1 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 min
10 min
30 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②由此进一步推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素?_________,
③据测定,花菜豆苗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__mg。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突变、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