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除(5)小题2分外,每空1分)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 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相同_______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________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
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5)下图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14分)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由Ⅰ变成Ⅱ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
(3)图2中甲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含有条染色单体;该动物体细胞含有条染色体。
(4)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
(5)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以下是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有关的内容.
(1)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细胞,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制片。
(2)洋葱根尖中有一些细胞正在分裂,在制作洋葱根尖玻片标本的过程中,这些细胞停止分裂是在
A.解离时期 | B.漂洗时期 | C.染色时期 | D.压片时期 |
(3)以下是几位同学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请分析:
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
乙同学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
丙同学将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分裂的细胞.
①甲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
②乙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
③丙操作上的错误是。
(4)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为12小时,显微镜下计数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如下:前期24个,中期13个,后期和末期23个,视野中共有细胞1000个,计算间期所占时间为。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填序号)
①噬菌体 ②酵母菌③乳酸菌④变形虫⑤海带⑥蚯蚓⑦玉米 ⑧蘑菇
(2)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在人的幼年时期能够发生的是,对于人体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
(3)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和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4)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5)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D过程,其根本原因是、发生突变。
(每空2分,共12分)某高等植物有阔叶和细叶(基因为B、b)、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R、r)等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阔叶植株和细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阔叶,则显性性状是,细叶植物的基因型为 。
(2)现有纯合阔叶抗病和纯合细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自交,F2有阔叶抗病、阔叶不抗病、细叶抗病和细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 :3 :3 :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F2中出现新类型植株的主要原因是 。
②若F2中的细叶抗病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细叶抗病类型中的纯合植株占该类型总数的。
(每空2分,共14分)某三对夫妇患白化病遗传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
一 |
二 |
三 |
亲代表现型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白化 |
正常 ×正常 |
子代正常数目 |
2 |
1 |
1 |
子代白化数目 |
0 |
1 |
1 |
(1)白化病属于(单,多)基因遗传病,并且为(显、隐)性遗传病。
(2)第三组夫妇正常,但孩子既有正常者也有患白化病者,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3)若有许多对夫妇的基因型与第二对夫妇相同,他们的孩子中患病者与正常者的数量比应接近。
(4)第三对夫妇的基因型依次是和。
(5)该病从可遗传变异的本质来分析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