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林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朱熹被削职遭诬告。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其学生等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即有此作。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了诗人的之情,“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的之情。
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艺术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诗歌鉴赏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的"满眼风光"应该是哪些景象?
答: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孙权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要极力称颂孙权?
答:联系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辛词的豪放风格,在词中有什么具体体现。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
第二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