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mL2% H2O2溶液 |
无 |
② |
10mL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mL5% H2O2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④ |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⑤ |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 .
(2)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族 周期 |
||||||||
① |
||||||||
② |
||||||||
③ |
④ |
⑤ |
⑥ |
(1)写出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其中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固体A与液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可用溶液B吸收,当B与Y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D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写出气体C与气体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 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② 用托盘天平称取10. 4 g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中的纸片上称量
③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④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⑤ 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⑥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这种操作将造成待测烧碱溶液浓度偏高
Ⅱ.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学校新购入的烧碱的纯度(烧碱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实验步骤为:①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4.1g烧碱样品。
②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量取10.00ml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
④在锥形瓶中滴入2~3滴________(填指示剂),用0.201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__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2)该小组测得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20 |
22.90 |
第二次 |
10.00 |
0.50 |
20.40 |
第三次 |
10.00 |
4.00 |
24.10 |
第四次 |
10.00 |
0.00 |
20.00 |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______________。
(8分) 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完成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请指出装置中的另外错误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的盐酸跟6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__;用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为了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用amol/L KMnO4溶液滴定。
试回答:
(1)写出滴定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标准液KMnO4应装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色,且在30s内颜色不再恢复为原来颜色。
(3)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至终点,则所测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去amol/L 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由此x=。
(5)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则计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湍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填“相同”或“不相同”);若通入气体为Cl2,解释A中产生相应现象的原因。
②SO2通入B中,溶液颜色褪去,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能产生白色沉淀。
A.氨水 | B.稀盐酸 | C.硝酸钾溶液 | D.硫酸钠溶液 |
(3)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某物质的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到0.1010)。
(4)某科研单位利用电化学原理用S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下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通入SO2的电极为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