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氧原子;
(2)2个氮分子;
(3)1个铜离子;
(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仔细看图并填空:
(1)图A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图B是用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观察到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3)2010年5月,400多年前的古沉船“南澳一号”成功打捞。图C是古船上部分文物图片,其中可以判断铁比铜活泼的信息是 。稀盐酸除锈的化学程式为 :Fe2O3+ 6HCl = 2FeCl3+ 3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生活中常用的防锈方法有 。
(4)为了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小华选用了硫酸铜溶液。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符号填空:
三个硝酸根离子 ;两个氢分子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请从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H、O、K、Cu、N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一种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碱 ;④复合肥料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分子式C3N6H6[C3N3(NH2)3],无味,密度1.573 g/cm3 (16 ℃)。常压熔点354 ℃(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
(1)请总结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写两点) ;化学性质(写两点) ;
(2)三聚氰胺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试解释相关原因 。
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 ,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其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 ___
化学服务生活,对化学的无知就是对生活的无知。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鸡蛋、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洗洁精(pH为7-9)等物品。
(1)同学们携带的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序号);
A.牛肉 B.面条 C.食用油 D.西红柿
(2)活动过程中有同学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
是 (填序号);
A.食醋B.食盐水C.洗洁精D.食用油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一条性质);
(4)有同学在炒菜时,很远处就能闻到香味,这说明分子是 ;
(5)饭后,同学们用洗洁精将油腻的碗筷洗得干干净净,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使油脂以细小油滴悬浮于水中而洗净餐具;
(6)野炊结束后,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 (填一种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