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用硝土和草木灰制出KNO3后,再与硫和木炭混合制造了大量土地雷,炸得日本鬼子魂飞魄散. (1)硝土的主要成分是NaNO3,和Ca(NO3) 2等,将其加水溶解除去不溶物后,加入适量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aCO3沉淀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CaCO3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最后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从滤液
中得到其中一种晶体.据此判断:
甲、乙两位同学绘制的该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见上图)较准确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某学校“酸雨”(pH<5.6)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 |
5:05 |
5:10 |
5:15 |
5:20 |
5:25 |
5:30 |
5:35 |
pH |
4.95 |
4.94 |
4.95 |
4.88 |
4.86 |
4.85 |
4.85 |
(1)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推测“正常雨水“pH7,引起这种pH的原因是
。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是“酸雨”?;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热电厂和一个炼焦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其治理措施是利用、、。(填3种能源)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取波尔多液
(2)湿法炼铜
(3) 氯化铵晶体(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和水,同时生成一种氨臭味的气体
(4)工业上用盐酸除去铁锈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请通过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明这两种物质溶解度变化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
(2)若A为硝酸钾,60℃,将120 g A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
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正确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过量;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2)①配制100克0.9%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称量NaCl的操作错误,如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 |
B.用量筒量取水时错误,如取水时仰视读数 |
C.烧杯中有水 |
D.氯化钠中混有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