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填字母);
(2)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填名称);
(3)仪器b的主要用途是;
(4)在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中,都用到的仪器是(填字母)。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
100 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0.18 |
0.17 |
0.16 |
0.15 |
0.14 |
0.13 |
0.12 |
①20℃时,0.56 g氧化钙放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恢复到20℃时,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写计算式)。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Na+ ②3H ③3N2 ④CO32—。其中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填序号),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天然气、石油和。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3)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D.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4)铝锅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
(5)生活中常用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4H10)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两种燃料。若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4H10和CH4,C4H10消耗氧气的质量CH4消耗氧气的质量
(填“﹥”、“﹤”或“=”)。
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
(1)如皋丝毯闻名全国,织造丝毯的传统材料有蚕丝、羊毛和棉花,它们都属于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2)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份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①毒重石要进行粉碎变成矿粉,目的是;气体X的化学式为;若所得滤液1仍浑浊,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②若操作Y为降温结晶,则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是(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3)氢能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科学家设想,水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可制得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和氢气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
下列是氟元素、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相应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B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2)在钠和氟气生成氟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原子;由氟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生活中所用的含氟牙膏,其中的“氟”在人体内属于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3)已知: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之间的体积比就是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一定条件下,物质A()与B(
)反应生成C(
),下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氧原子),若要与0.2L的A恰好完全反应,所需B的体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