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节选)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1)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_____
(2)怅恨久之_______________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___
(4)若为佣耕_______________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C.项燕为楚将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读下面西汉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2分)(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驩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1)邑入不足以奉客 (2)坐者皆起,再拜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B.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C.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D.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2)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你对冯驩“收债于薛”的举动感到意外吗?你如何评价冯驩的这一做法?
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文后两个小题。(共4分)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1)节选文字所属故事情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通过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的描写,文段刻画了曹操的形象。
(2)根据本文所写以及你对刘备的了解,请在文中空白处补上刘备的反应。
桑中生李
南顿张助①,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②。”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③,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④,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⑤。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择》)
【注】①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豚(tún):小猪。③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一犬吠声”的省略,比喻众人随声传闻。④翕(xī):集聚。赫:盛貌。⑤滂沱(pāng tuó):形容酒肉多而不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见之惊云:(2)顾见空桑中有土:
(3)因植种:(4)以余浆溉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
(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
(3)良多趣味:(4)哀转久绝: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2分)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2分)
文言文阅读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的词。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②满坐寂然坐: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走: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
B.其夫呓语(其:她的。) |
C.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紧接着。) |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虽然。) |
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文章为了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