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文后两个小题。(共4分)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1)节选文字所属故事情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通过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的描写,文段刻画了曹操 的形象。
(2)根据本文所写以及你对刘备的了解,请在文中空白处补上刘备的反应。
阅读《秋水时至》,完成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下面句子。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果真) |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 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
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①,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②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③。(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朋党:同类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②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③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国:之: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大夫莫敢往别。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王质称得上是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吗?为什么?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⑴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⑶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妄自菲薄 |
B.至若春和景明//十步一景 |
C.满目萧然//目不暇接 |
D.或异二者之为//事在人为 |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不以物喜”中的“以”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激怒其众 | B.以中有足乐者 |
C.皆以美于徐公 | D.可以一战 |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⑴⑵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
B.第⑶段对上文所写的“览物之情”中的“悲”给予否定,而肯定了“喜”,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
C.文末,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
D.选文语言很有特色,骈散结合,读起来富于节奏感,朗朗上口。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