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题目。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4分)
不管是苏轼还是欧阳修,他们为官一方,总能设法造福于民。其实这类关心人民疾苦的人,在历史上是很多的,请再写出一个,并简述其事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①。然而陈涉,瓮牖绳枢②之子,甿隶③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⑤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①殊俗: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②瓮牖绳枢:极言陈涉出身贫寒。③甿隶:指出身微贱。④山东:即原六国之地。⑤曩时:以往。⑥絜大: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必须停顿之处)。
①上 使 外 将 兵
②则 不 可 同 年 而 语 矣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 会天大雨( ) ②今诚以吾众 ( )
③ 始皇既没 ( ) ④斩木为兵()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吴广以为然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甲】文中陈胜说,“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乙】文能证明这句话的句子是“”
从【甲】文看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乙】文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原因是“”。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有人说文中的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觉得有道理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①,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②。若扁鹊者,镵血脉③,投毒药④,副⑤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注】①神:内在精神。②闾:村子。③镵血脉:指扎针、开到一类的手术④投毒药:用猛药。⑤副:分析。有同学联系上下文认为画线句中的“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你认为这样理解有道理吗?为什么?
扁鹊为什么认为自己看病的本事最差?
阅读理解部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罔 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填写完整。(写在原文上)
选文中的有些词句现在已成为成语保留了下来,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你对这句话
的看法。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请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何不试之以足?
而置之其坐。在文中横线上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
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本文作者是代,文章出处是《·》。 (3 分)
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项为之强(2)鹤唳云端
(3)鞭数十 (4) 徐喷以烟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请你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
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