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赏析
对李白《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
险阻。
C.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
的心情。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请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B.“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
C.“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
D.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注:①碧砌:青石台阶。
有人认为“飞月向南端”中“飞”用得极好,请你作简要赏析。
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蒋士铨的《岁暮到家》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④低回:徘徊(huái)。有纡回曲折之意,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复杂的心态。⑤风尘:这里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等动词上。
从尾联中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和本诗一样,孟郊的一诗也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爱的寄托物来抒情,其中末句“谁言寸草心,”意味更为深长。

阅读范成大的《田舍》,完成后面小题。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下列诗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活动和本诗相似的一项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综观全诗,诗中到处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结合全诗分析“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一联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