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课后,某班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氢氧化钠溶液
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但在实验所得数据中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推测原因,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A.生成氧气一端的装置气密性不好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
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2)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操作①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任写一个)若进行完该操作后,发现滤液仍旧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② 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主要是 变化
③ 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④ 为降低硬度,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红磷和白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但红磷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氧化钙能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煮熟鸡蛋。
③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个具有刻度和可滑动活塞的玻璃管(其中有空气和白磷)放在装有生石灰的烧杯的上方(如图所示),用此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同参与。

【进行实验】①检查图中玻璃管的气密性。其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是
②按图示装好药品后的操作是 该操作的作用是
【记录现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本实验是对教材实验稍作改进而设计的,其主要优点是
【拓展与应用】已知, 据此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由此你对氮气的化学性质有何新的认识

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填序号),理由是

(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用下式表示:CO2 + H2O淀粉 + O2
①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可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 __(填名称)。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4
8
反应后质量/g
16.9
0
13.6
X

表中X=________,在反应中D这种物质可能起_ __ _ 作用。容器内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①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__ _。
②小明发现燃烧后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小红对此提出了异议,小红的理由是_ __ _
(4)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可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玻璃容器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该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21%

②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北塘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一)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A小组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a.将12.25g KClO3与5.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b.将12.25g KClO3与5.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1)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测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②测
(2)试计算:12.25g KClO3中所含氧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过氧化氢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请写出计算过程)。
(二)为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B小组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I
50.0g
1%
0.1g
9mL
II
50.0g
2%
0.1g
16mL
III
50.0g
4%
0.1g
31mL

【数据处理及结论】
(3)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选填下图1中的装置编号)。
(4)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5)C小组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三)D小组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3),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6)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7)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论
按图3装置,加热空的试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会与该气体反应,从而可吸收该气体。于是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的反应是否完全,则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每空1分,共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 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A.蜡烛B.红磷C.硫粉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3)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右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字母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6)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