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
(2)洗气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提出甲设计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管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其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做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____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同学认为甲设计的装置中尾气处理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请你为丁同学设计一种合理的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FeSO4和NaHCO3的反应,按右图所示操作将NaHCO3溶液滴加到FeSO4溶液中(FeSO4和NaHCO3溶液均用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配制,并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观察到试管中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同时有大量无色气体生成。

(1)产生的气体是____(填分子式)。
【查阅资料】FeCO3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环境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被氧化为Fe(OH)3
(2)关于白色沉淀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如下假设,请补充完成假设3:
假设l:白色沉淀是Fe(OH)2
假设2:白色沉淀是FeCO3
假设3:白色沉淀是_____。
(3)若假设1成立,写出生成Fe(OH)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配制FeSO4和NaHCO3溶液的目的是。某同学认为白色沉淀不可能为Fe(OH)2,你是否同意其观点?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自选。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烧杯滴加酚酞溶液,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3)写出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防止污染空气,以下装置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 mol·L-1
V(H2SO4) /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__。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共8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是
改进的办是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3)在该实验中,若用1 mol乙醇和1 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生成1 mol乙酸乙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