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步骤 |
实验结论 |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
|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是 ,
改进的办是 。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1)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
(2)试剂A是,加入试剂A 的目的是;(填字母编号)
a.检验OH- 离子 b. 检验Cl-离子
c.除去CO32-离子 d.避免对Cl-或OH-的检验的干扰
判断试剂A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3)步骤4是为了检验离子,所需要的试剂B是。
(4)请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过程(所加试剂、现象及结论)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纳米材料G,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最佳为 (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 (填代号)。
a.KMnO4/H+ b.Cl2 c.H2O2 d.KSCN
沉淀D中除了过量的CuO外,还存在另一种固体,其化学式为 ,
加入CuO作用是 。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制备纳米材料G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 (填化学式)。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取用KMnO4标准溶液应使用 。取A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 。
为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合理而简单的实验,用于测定m的值。其中E装置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mL~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用来调节液面高低。
A B C D E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气体(NO和NO2)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
(2)要测定m值,需要将C中的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酸碱指示剂氧化褪色而影响实验。因此,中和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接口的编号,连结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4)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应进行两步必要的操作:
第一,打开b,向E装置右管中加适量水;
第二。
(5)实验前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6)实验后若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L),C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n mol,则用含n和V的式子表示m=。
(10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E接,接,接H,G接F。
(2)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起的作用是;
②浓硫酸起的作用是。
(3)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
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反应方程式。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②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下图是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装置,利用它可进行若干实验。
(1)若在瓶中盛满水,用它作量气装置,则气体应从端通入,用它可以测量下列哪些气体的体积(填编号)。
①H2 ②O2 ③NH3 ④CO2
(2)若用它作干燥装置来干燥CO2气体,则气体应从端通入,瓶中可选用下列哪些干燥剂(填编号)。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生石灰
(3)若用它作气体的收集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当从A端通入气体时,可收集下列哪些气体(填编号)。
①CO2 ②H2 ③SO2④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