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氨的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 —92.4 KJ·mol—1。现在500℃、20 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10 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在10 ~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物质的量

(3)第1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             ,第2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             
第1次平衡:平衡常数K1 =            (带数据的表达式),第2次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4)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
①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②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     K1(填“大于”、“等于”、“小于”);
(5)在25~40 min时,计算合成氨过程中的反应热△H=                 
(6)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N2(g) + 3H2O(1) 2NH3(g) + O2(g) ;△H =" a" kJ·mol—1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T/K
303
313
323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①此合成反应的a   0;ΔS   0,(填“>”、“<”或“=”)
②已知:N2(g) + 3H2(g)2NH3(g)  ΔH= -92 .4kJ·mol—1
2H2(g) + O2(g) = 2H2O(l) = -571.6kJ·mol—1
则常温下氮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气与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1)理论上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例如通入NO2,写出由SO2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通入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则生成另一种白色沉淀___________(化学式)
(2)实际操作中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实验表明,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粗盐水中加入沉淀剂A、B以除去杂质制取精盐(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
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向过滤出C后的滤液中通入气体NH3和CO2,则气体M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通入气体N后现象是___________
(3)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性。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纸上,纸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滴在PH试纸上,试纸逐渐变白,这种漂白现象说明浓硝酸具有性。
(2)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下列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填序号)。
①Cu + HNO3(浓)→ Cu(NO3)2
②Cu + HNO3(稀)→ Cu(NO3)2
③Cu CuO Cu(NO3)2
(3)在10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将12.8g铜跟一定质量的浓HNO3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 (不考虑N2O4),则所耗HNO3的物质的量mol.
(5)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等原料
(2)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
(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已知不同温度下K2SO4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如下表:

温度(℃)
0
20
60
K2SO4溶解的量(g)
7.4
11.1
18.2

60℃时K2SO4的饱和溶液591g冷却到0℃,可析出K2SO4晶体g
(6)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
a、熔点较低(29℃熔化) b、能导电 c、能制冷 d、无毒
(7)上述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存在于茶叶的有机物A,其分子中所含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取代基不含支链,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A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分子中除了2个苯环外,还有一个六元环。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M→N:
(3)A→C的反应类型为,E→F的反应类型为
(4)1mol A可以和mol Br2 反应;
(5)某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16H14O3)是由A和一种芳香醇R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则R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R);
(6)A→C的过程中还可能有另一种产物C1,请写出C1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