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
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
湘水女神
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
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分析“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写法上的特点。

阅读《旅夜书怀》,完成后面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句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所寓含的深刻情感?

阅读《春江花月夜》,完成后面题。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句诗中的“卷”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
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一首离情诗,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晴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
“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