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分析“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写法上的特点。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对妻子的美好形象各采用了什么不同的写法,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乱”字的妙处。
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4-16题。
江城子
苏轼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
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小序中的“长短句”即为
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中了了醉中醒”似反常理,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态度。 |
B.“只渊明,是前生”指作者解甲归田,与陶渊明产生了共鸣。 |
C.下阕几句写景句,景中寓情,照应了当年陶渊明的《斜川诗》。 |
D.结句“吾老矣,寄馀龄”抒发了作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概。 |
联系苏轼的生平和个性,请对文本划线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本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完成后面的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