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 B.郡县制 | C.君主专制 | D.中央集权制 |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 B.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
C.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此言表明
A.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基础 | B.废除农奴制的同时维护了地主利益 |
C.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 D.农奴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
A.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 B.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
C.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 D.因信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