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 A 、B、 C、 D、 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 、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如何验证D中的金属离子已全部转化为E:             
②物质C溶于水有净水作用,原因是: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
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有下列物质:①铜 ②硫酸钡固体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 ⑤熔融硝酸钾;
⑥乙醇; ⑦稀硫酸; ⑧金刚石; ⑨二氧化硫 ; ⑩冰醋酸。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性,溶液中c(NH4+)与c(Cl-)的大小关系是:c(NH4+c(Cl-);(填>,<或=)
(3)常温下,0.010mol·L-1盐酸和0.010mol·L-1氨水的pH之和14,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两溶液的pH之和14(填>,<或=)

18.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 + 2H2(g)=CH3OH(g)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mol / (L·min)。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O) /n(CH3OH)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B.充入He气
C.再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D.使用催化剂
(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反应物投入的量
反应物的转化率
CH3OH的浓度
能量变化(Q1、Q2、Q3均大于0)

1 mol CO和2 mol H2
a1
c1
放出Q1kJ热量

1mol CH3OH
a2
c2
吸收Q2kJ热量

2mol CO和4 mol H2
a3
c3
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1=c2
B.2Q1=Q3
C.2a1=a3
D.a1+ a3=1
E.该反应若生成1 mol CH3OH,则放出(Q1+ Q2)kJ热量
(5)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由质量守恒,密度为原来的1.6倍,所以体积缩小,平衡正移。

17.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H3OH(g)+1.5O2(g)="===" CO2(g)+2 ____ΔH="-704" kJ·mol-1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 (E)有关。
已知:H2 (g) + Cl2 (g) = 2HCl (g) △H=-185kJ/mol
E(H—H) = 436kJ/mol E(Cl—Cl) = 243kJ/mol
则E(H—Cl) =kJ/mol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 + O2(g) ="==" Cu2O(s)ΔH=-169kJ·mol-1
C(s)+ O2(g) ="==" CO(g) ΔH=-110.5kJ·mol-1
2Cu(s)+ O2(g)="==" 2CuO(s)ΔH=-314kJ·mol-1
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7.下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 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第一次读数为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mg·kg-1(用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

26.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混合液
A
B
C
D
E
F
4mol·L-1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V6=,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E中的金属呈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