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 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阻值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张超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如果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W,电流表的量程选__________A为宜。
(2)请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0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D和_____。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
(4)另一组的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小明同学连接的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图中使用了三节干电池作电源,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功率大约为1.2W。闭合开关前电路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你至少指出两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表两组数据:
表一 |
表一 |
||||
实验次数 |
电阻R=10Ω |
实验次数 |
电压U=3V |
||
U/V |
I/A |
R/Ω |
I/A |
||
1 |
1 |
0.1 |
1 |
5 |
0.6 |
2 |
2 |
0.2 |
2 |
10 |
0.3 |
3 |
3 |
0.3 |
3 |
15 |
0.2 |
分析表1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2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
(1)请先画出电路图,然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第二次测量时电表示数如图所示,请将示数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中。
|
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1.1 |
2.3 |
|
电流/A |
0.22 |
0.46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
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并通过
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