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氯酸钾;⑤硫;⑥水;⑦氧化镁;⑧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 ___ ___,⑥ ______,⑦ __ 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 __ ___,⑧___。
(3)在①~12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 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均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填序号),跟它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填序号),它们可以形成(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如下:。
在14 6C、14 7N、16 8O、3517CL、235 92U、238 92U中;
(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3)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4)以上所列共有_____________种元素;
(12分)一定温度下,向如图所示带有可移动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L SO2和1 L O2的混合
气体,发生如
下反应2 SO2 (g) + O2 (g) 
2 SO3 (g
) 。
(1) 若活塞可自由移动,平衡后,活塞停止在“2.1”处该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为。
(2) 若开始时,充入容器的起始物质分别是
①2 L SO2和1 L O2;
②2 L SO3 (g) 和 1 L N2 ;
③1 L SO2、1 L O2和 1 L SO3 (g),
使活塞固定在“3”处,达到平衡后,容器中SO3 (g)占反应混合物的体积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用序号①②③和“<”、“=”、“>”表示)。
(3) 向(1)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0.2 mol 的SO3,活塞移动后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此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了1.96 kJ 的热量。写出SO2发生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9分) 如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 + 2H2(g)
CH3OH(g)
上述可逆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B、tB表示)。
对处于E点的体系,改变外界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 A.H2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 B.v正一定增大,v逆一定减小 |
| C.CH3OH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 D.v逆一定小于v正 |
(8分
) CH3OH(g)+H2O(g)
CO2(g)+3H2(g);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则逆反应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下同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压,则正反应速率
。
(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 A.v正(CH3OH)=v正(CO2)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D.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