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深圳市GDP达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问题。

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C.与2008年相比,2009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2009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C.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1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左图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右图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

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B.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C.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D.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矿物总量增加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降雨量
地表径流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3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 9
264.6
1.9
6.6
1993
815.4
10.1
272.6
2.4
0.5
1991
884.4
11.1
299.2
2.8
4.9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
C.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
D.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以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