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2005年《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 。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
请回答:
(3)实验结束后检测量筒收集到的气体除CO2外还混有O2,请写出I中产生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最简单的方法是 。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结果所得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该反应中每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被氧化的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
在室温下,化学反应I–(aq) + OCl–(aq) =OI–(aq) + Cl–(aq)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I–的初始浓度 (mol·L-1) |
OCl–的初始浓度 (mol·L-1) |
OH–的初始浓度 (mol·L-1) |
初始速率v (mol·L-1· s-1) |
1 |
2 × 10–3 |
1.5 × 10–3 |
1.00 |
1.8 × 10–4 |
2 |
a |
1.5 × 10–3 |
1.00 |
3.6 × 10–4 |
3 |
2 × 10–3 |
3 × 10–3 |
2.00 |
1.8 × 10–4 |
4 |
4 × 10–3 |
3 × 10–3 |
1.00 |
7.2 × 10–4 |
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v=" k" [I–]1 [OCl–]b [OH–]c(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
①为了实施实验1,某同学取5mL0.02mol·L-1碘化钾溶液、5mL0.015 mol·L-1次氯酸钠溶液、40mL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a=
③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
④计算b、c值:b=;c=
⑤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仅将溶液的酸碱值变更为pH = 13,反应的初始速率v=。
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以下装置由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且进行乙烯的催化氧化实验。
(1)在A处虚线框内绘出该实验装置图。
(2)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中盛有NaOH溶液,除了便于观察乙烯和氧气的流速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①;②。
(4)若E中收集到的物质为CH3CHO,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所得乙烯产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乙醇部分挥发 B.乙醇部分生成乙醚
C.乙醇被氧化为C、CO、CO2D.乙醇消去成乙炔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解释或实验结论 |
(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_ |
(2)将此9.0g 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
(2)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
(4)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试举两种常见有机物,它们与A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后混合物所消耗的O2以及燃烧后生成的H2O和CO2的量均为定值_________________
(6)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6H8O4的环状化合物,写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苯酚沾在手上立即用酒精洗涤
②.除去淀粉中的少量氯化钠,可以加蒸馏水,用渗析的方法
③.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盐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④.制取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⑤.区别植物油和直馏汽油的正确方法是将它们分别滴入溴水当中,稍加振荡,
观察溴水的颜色是否褪去
⑥.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水溶液并加热,水层中加入足量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其是否发生水解
⑦.皂化反应完成后加入食盐可以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
⑧.在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微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通过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来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
Ⅱ 实验室需要0.5 mol/L硫酸溶液480mL。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C补充完整。
A.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沿玻璃棒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冷却 |
B.将烧杯中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①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处 |
E.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F.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会导致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②量取浓硫酸的量筒未洗涤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④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