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检验它的成分,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
(2)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3)的滤液中滴加 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现有A、B、C、D、E、F、G、H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E、D与G分别同主族;E、F、G、H同周期;A分别与C、D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M、N;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F位于B的前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M的空间构型是 。
(2)A、D、E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W与该化合物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且不带电,W的电子式为,工业上利用某一个反应可同时生产该化合物和H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M、N均能结合H+,其中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填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证明。
(5)E分别与D、G形成摩尔质量相等的化合物X、Y,其中Y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常温下7.8 g X与水反应放出Q kJ热量(Q>0),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低碳循环”已引起各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正成为化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l)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__________。
②实验3,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均为1mol,则此时____________
(填“<”,“>”,“=”)。
③由两组实验结果,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H_____________0(填“<”,‘‘>”,“=”)。
(3)己知在常温常压下: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________。
②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5)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 10。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1×10
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
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
③常温下,若电解1 L 0.1 mol/L的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为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④若上图中各步反应均为恰好完全转化,则混合物X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 。
(14分)当归素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新药。某研究小组开发了如下合成路线来合成该药。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 mol A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44.8 L气体(标准状况);
②B的结构中含有醛基;③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机酸D;
④RCHO+HOOC—CH2COOHRCH=C(COOH)2+H2O
RCH=C(COOH)2RCH=CHCOOH+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 ,B的结构简式为 。
(2)C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反应 | B.水解反应 | C.消去反应 | D.酯化反应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E的名称为 。
(5) 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五组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③1 mol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2 mol CO2。
酸性KMnO4溶液能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某探究小组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Ⅰ.实验前首先用浓度为0.1000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
(1)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
(3)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使测得的草酸溶液浓度(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Ⅱ.通过滴定实验得到草酸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1。用该草酸溶液按下表进行后续实验(每次实验草酸溶液的用量均为8mL)。
(4)写出表中a对应的实验目的;若50°C时,草酸浓度c(H2C2O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25°C时c(H2C2O4)随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1和3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越小,褪色时间就越短,即反应速率就越快”的结论。甲同学认为该小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实验方案设计中存在问题,从而得到了错误的实验结论,请简述甲同学改进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中使用的催化剂应选择MnSO4并非MnCl2,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