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岳阳楼记》文段,回答小题。
①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与人佣耕 | B.或异二者之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
| C.不以物喜\何以哉 | D.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 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古文《不责碎玉吏》
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
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表里无瑕坐客愕然非故也 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
俄为一吏触倒 翻译下面的句子
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文《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用原文语句回答。
A.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文中加横线字的拼音和字义。
| A.怡.( )_______ | B.遂( )_______ |
| C.为( )________ | D.语( )_________ |
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叹惋。 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填空。
本文选自《》,是(朝代)的(编者)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故不错意也人谕矣轻寡人与秦王不说翻译下列句子。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从选文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有何启发?
(三)人有负盐负薪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è):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③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4分)
①人有负盐负薪者( )②群下咸无答者( )
③置羊皮席上( )④以杖击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阙:襄:或:绝:翻译下列语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