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②、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东坡①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③曳杖声。
注: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 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③“铿然”:手杖碰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
①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一句中“清”字的妙用。
②整首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情景。
有人说这首诗“作者构思奇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王维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对上面两首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边:到边疆去问候。
B.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
C.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D.胜事:美好的事情。
(2)、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狂豪放,和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塞诗中的力作。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既具体描绘诗人悠闲放任之乐趣,更突出了“偶然”二字。诗句中的“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D、《终南别业》一诗在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3)、《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诗的意思是: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请写出本首诗的韵脚。
请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
阅读下列元曲,完成小题
甲: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
(1) 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