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材料四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
(3)材料三中毛泽东、朱德号召发动什么战役?其结果怎样?
(4)材料四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西部大开发战略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根据材料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至少两例)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2)材料二中的某人是指谁?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唐至清朝的许多政府,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图片

材料三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唐朝疆域图”,写出唐朝时管理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的机构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当时汉藏关系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行政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当时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其开始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了材料四的史实外,清朝初期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写出两个方面的措施)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分)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2分)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对外交往篇】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5分)
(1)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请回答:
图一、图二的人物都为唐朝外交做出了重大贡献。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盛大的明朝……郑和前往西洋……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
——泉州灵山郑和行香碑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明朝对外关系史中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他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封闭的清朝乾隆皇帝曾经说过,“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 下册
请回答: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过去不同的对外政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北师大版 《历史》七年级 下
材料三:

请回答:
(1)图一描述的历史事件中与文成公主成婚的赞普是谁?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