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AlO2-、Na+、NH4+、NO3- |
B.25℃,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SO42- HCO3- |
C.常温下,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Na+、CO32-、Cl-、NO3- |
D.在酸性KMnO4溶液中:Na+、I-、SO42-、NO3- |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
已知:①向饱和NaCl的氨气溶液中持续通入CO 2气体;②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气体。最终两种溶液中均会析出NaHCO 3晶体,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①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Na ++NH 3+CO 2+H 2O =NaHCO 3↓ + NH 4 + |
B. | ②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Na ++CO 3 2 -+H 2O+CO 2= 2NaHCO 3↓ |
C. | 上述变化说明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 2CO 3> NaHCO 3> NaCl |
D. | 向饱和CaCl 2溶液中加入浓Ba(OH) 2溶液,也会析出晶体 |
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B.第三周期中,D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
C.A、B、C三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E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
下列溶液,加热后颜色一定变浅的是
A.稀氨水和酚酞溶液 | B.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 |
C.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 | D.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
B.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 |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