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 |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 |
2. |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
2. |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 |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 |
2. |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2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 |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 |
2. |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3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 |
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
2. |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 |
3. |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