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日本不顾中方交涉9月10日宣布“购岛”计划以来,我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并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法律上,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重申对钓鱼岛的主权。这些措施有力打击了日本侵占钓鱼岛的图谋。
香港保钓人士在中国核心利益区域里的钓鱼岛上艰难的插上了五星红旗,这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上,很重的写了一笔。虽说有点惨烈,但是在中国人的心里略微有点安慰!
也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极不冷静和不理性的行为,为了表达反日爱国情绪,一些人冲动上街,堵了中国人的路,砸了中国人的车和商店,给自己的同胞造成伤害。这种蠢行的图片迅速传遍世界各大网站,爱国游行形象受损,中国形象受损,日本那些右翼分子一定偷着乐。如此蠢行,不是爱国,而是害国,更损害了同胞的利益。
(1)情景中的哪些行为是正义行为?哪些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2)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基本要求有哪些?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初一学生小陈与父母到超市购物,因一时疏忽,没有将背包寄存,带入了超市。为此,超市保安将小陈带到办公室,对小陈的背包及身体进行了搜查。事后小陈打电话报警。
材料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初一(3)班呈现出同学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貌:小杨同学是刚从农村转学来的新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差,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老家亲戚给的旧衣服,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送来了衣服、文具,小杨心理暖暖的;小亮同学数学成绩好,解题能力强,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成绩差的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小徐同学身体强壮,经常与瘦小的同学一起出行;小佳同学的父母是镇政府干部,但他最要好的同学却是父母在工厂打工的小兰。
(1)运用《自尊自信》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对我们维护人格尊严有何启示?
(2)由材料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分析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这一结论的?(友情提示:请按下列例式回答,引用某材料,体现了 ……)
(3)运用《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相关知识,材料三对我们学会尊重别人有何启示 ?

材料一:初一(1)班学生小强为了尽快中学学习生活,在开学初制定了学习计划:我已经是中学生了,不应该只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地去完成;我要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融入新集体中,主动与同学沟通,从而结交更多的新朋友;我坚持每天五点半起床,准时到校,放学后及时完成作业。
材料二:初一(2)班学生小芳最近有点烦,在和同学聊天时吐露以下心声:考试成绩太差了,自己真笨,不是读书的料,简直一无是处,已经很灰心。
运用《自尊自信》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小强的行动对我们做个阳光少年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假如你是小芳的同学,你如何通过QQ给小芳回复?(友情提示:只需答出要点,不必展开)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中学八年级(3)班决定开展学习最美少年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宣传“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王醇营的优秀事迹活动。
王醇营:14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中学学生,幼时,爸爸重病致残,妈妈精神失常,外婆瘫痪卧床。7岁开始帮助家里种地、喂猪等,常为外婆、父亲端屎倒尿,进中学后每周都要请假回家为家人做饭。作为班长倡议成立班级爱心储存罐,为患病同学捐款,为芦山地震灾区捐款。
[活动策划]:(1)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人生收获]:(2)通过这次活动,谈谈生活中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说一说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
[传承美德]:(3)倡议书

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现在,小林认为和父母说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至少两点,)
(2)你认为小林该怎么办?(至少两点)
(3)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和父母有话好好说?

瞿秋白曾说过“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