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_______,沉淀A_______,沉淀B 。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杂质。为了除去该杂质,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10B与11B ②O2和O3 ③
④C60和金刚石 ⑤冰和水 ⑥CH3—CH2—OH和CH3—O—CH3 ⑦ 1H+ 和2H—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4)属于同一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I)将Zn棒和Cu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Zn棒为原电池的极,可观察到Cu棒上产生现象是,试用电极反应式表示该现象:。
(2)若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则Cu棒上发生反应(填“氧化”“还原”),Zn棒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若在上述两个过程中,Zn棒减少的质量相等,则Cu棒上(1)和(2)所析出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II)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5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写出A中离子反应方程式:
(2)一段时间后,B中Sn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不变”)。
(3)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了5.6L(标准状况)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被消耗,则原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反应完成后三个烧杯中液体质量大小顺序为:ABC (用<、=、>连接)。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按A、B、C、D、E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质子,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2个,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E元素原子的最高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试回答: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由A、C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只含极性键的是(填化学式)。
(3)D与E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
(4)用电子式表示B、C两元素形成稳定化合物的过程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X、Y、Z均为气体,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达平衡时:
①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倍;
②达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投料时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
二 |
① |
② |
||||||
三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⑦。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⑧;
(3)在①~⑨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均填元素名称)
(4)在①~⑨元素中的氢氧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元素⑥、⑦、⑧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均用化学式填空)
(5)第三周期中有一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水化物分别与稀硫酸和烧碱溶液的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与烧碱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