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金属拓展阅读”活动中了解到: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教师结合小明已有知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金属钠一般存放在煤油中或用石蜡封存,煤油的密度为0.8g/mL。
(1)问题:采取上述保存金属钠的方法中,煤油或石蜡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
|
操作 |
现象及解释 |
① |
打开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 |
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分层的界面上方跳动,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变成红色,并逐渐被压入B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 |
② |
打开止水夹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迅速关闭止水夹b。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
打开止水夹c。 |
溶液红色消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④ |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尖嘴处,打开止水夹a;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A中气体为氢气。 |
(3)反思分析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结束,C中溶液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写出所有可能) 。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后,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在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前还应做的准备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红磷并伸入到空气瓶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待___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2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处(填“A”或“B”)。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3)用图3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A.酒精灯B.烧杯C.玻璃棒 D.漏斗
(4)若用装置图3制取气体过程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小雨为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0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 0.5g |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③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经提纯分离仍得到0.5克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简述操作和现象),说明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
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
实验三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