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 A.发电 | B.防洪 |
| C.养殖 | D.梯级开发 |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21--22题。
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C、印度、美国、中国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 B.西部和南部基地设施日趋完善 |
|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 D.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 |
读下图,回答16—18题
图中甲地以“三江平行并流170余千米而不交汇”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亚欧板块、太平洋洋板块碰撞挤压
②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③流水侵蚀作用
④冰川侵蚀作用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湄公河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资源优势有
①水资源②水能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土地资源⑤石油资源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
与同属于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交通便利 |
| B.区域内资源丰富,油气、生物等海洋资源丰富,森林、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
| C.面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国际协作条件好 |
| D.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
根据下列三幅图,回答14-15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荒坡荒地的开发 |
| B.乙地以酸雨的治理和石漠化的防治为主 |
| C.丙地以湿地的保护和赤潮的防治为主 |
| D.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是能源和资源紧张问题 |
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 | B.乙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丙地 |
| C.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 | D.三地都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10-11题。据考证: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

据此可推知该城的地域形态是
| A.集中式 | B.组团式 | C.分散式或块状 | D.条带式或放射状 |
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一河流,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据此回答8-9题。
图中P地的地形是
| A.凹地 | B.凸地 |
| C.鞍部 | D.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
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2、3、5 | B.1、4、6 |
| C.1、3、5 | D.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