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了多次实验,其中第4、5两次实验中只更换了动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①这位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应该竖直向上 _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对比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重的增加而 _____ ____ .
③对比分析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被提升的重物一定时,所用滑轮组的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实验次数 |
钩码重 C1/N |
动滑轮重 C2/N |
钩码提升高度h1/m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高度 h2/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2 |
0.5 |
0.1 |
0.85 |
0.3 |
78.4% |
2 |
4 |
0.5 |
0.1 |
1.54 |
0,3 |
86.6% |
3 |
6 |
0.5 |
0.1 |
2.24 |
0.3 |
89.3% |
4 |
6 |
1 |
0.1 |
2.40 |
0.3 |
83.3% |
5 |
6 |
2 |
0.1 |
2.74 |
0.3 |
73.3% |
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_________ 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丙图中体温计示数为_______°C
A:某小组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处于(“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2)实验中改变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3)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B: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杠杆机械效率”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G,O为支点.
(1)将2只钩码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将2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等于/小于)F1.
(3)将3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杠杆的机械效率(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小芳想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她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篮球表面涂黑,使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选填“A”或“B”),判断的依据.同时发现,每次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也不相同.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他们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有关,与无关.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沙子.
(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4)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则(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点)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2 |
0.05 |
0.4 |
0.15 |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J,人做的总功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_________.
(4)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