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望”指什么?
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最漂亮的一个
那是漫长的一夜,我们的黑色猎犬普莱斯正在艰难地生产。我搬进它的笼子里,靠在它身边的地上,一刻不离地守护它。我看着它的动静,焦急地等待着,如果需要,我会立刻送它去宠物医院。
六个小时后,小家伙们陆续出生。“一、二、三、四、五。”我一边数着,一边起身去卧室里叫醒妻子朱迪,告诉她一切正常。
当我再回来的时候,第六只狗仔已经生出来了,正独自趴在笼子的一角。我把它拿起来,放到正等着吃奶的那堆狗仔面前。但普莱斯立即把这只最小的狗仔推到一边,竟然不接受它的这个孩子。
“有点不大对劲。”朱迪说。
我走过去抱起它仔细查看,不觉心里一沉,原来这只小狗仔的上唇和上腭都是裂开的,它的嘴根本无法合上。
我带着它去了宠物医院,大夫说他也无能为力,除非我们愿意花一千美元试着给它做一下矫正手术。但他说这只狗仔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没法吃奶。回到家后,我和朱迪决定,我们不能花这笔冤枉钱,因为连兽医本人也毫无把握能保住狗仔一命。尽管如此,我还是买来一支注射器,握着这只小狗仔给它喂食。我每隔两小时给它喂一次,日夜不停。这样一连喂了十多天,这只小狗仔终于活了下来,而且还学会了自己吃东西,但只能吃柔软的罐装食物。
狗仔们出生五个星期后,我们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不少人表示他们对这些小狗感兴趣,但没人看中兔唇那只。一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到一位老太太正向我招手,她是住在我们的街对面的一位退休教师。她说在报纸上看到了我们出售的狗仔,问是否可以为她的孙子买一只。我想,老太太可能也不会看中那只兔唇小狗仔的,所以我告诉她,所有的狗仔都已有了新主人了。但我也表示如果有人送回不要,我会通知她。几天后,其他的狗仔都被新主人们陆续抱走,只剩下一只棕色的,和那只兔唇小狗仔。
几天过去了,说好要买这只棕色狗仔的先生没来。我给老太太去了电话,告诉她还有一只狗仔,欢迎她来看看。她说在晚上八点将带着她的孙子一同来看。
晚上七点半,我和朱迪正在吃晚饭,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我打开门,站在门口的是前些天预定棕色狗仔的那位先生。我们进了屋,我对他讲了喂养的方法,然后把小狗仔抱到他怀里。他给了我们两美元,然后离开了。我和朱迪都想不出,一会老太太来了该怎么办。八点整,门铃响了,是老太太领着她的孙子来了。我向她解释说,预定这只狗仔的先生最终还是来了,现在一只狗仔也没有了。“对不起,杰佛瑞,小狗都有主人了。”她对孩子说。
就在此时,那只没人要的小狗仔“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的小狗!我的小狗!”小男孩从他祖母身后跑了过来。
这时我大吃一惊,因为我注意到这个小男孩也是兔唇。他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冲到了汪汪叫着的小狗仔旁边。我们看着小男孩,他已经把这只小狗抱在了怀里。小男孩对祖母说:“奶奶,他们只剩下这只了,你看他长得多像我。”
老太太转过身问我们:“这只小狗卖吗?”
“可以,”我回答,“这只你们也可以抱走。”
小男孩抱着小狗在一旁插话说:(1)“奶奶告诉过我,这样的小狗非常贵重,而且要更精心地关爱。”
老太太拿出钱包,但我握住了她的手,没让她把钱掏出来。“你看它值多少钱?”我问男孩,“一美元行吗?”
“不,这样的小狗非常非常的贵。”他回答。
“一美元不够?”我问。
“恐怕是这样的。”他的奶奶说。
男孩把小狗抱着贴在脸上。“我们不能低于两美元卖给您。”(2)朱迪拉了拉我的手,然后对小男孩说,“你说得对,这是只最漂亮的小狗。” 要知道,那五只小狗也只卖了两美元。
老太太掏出两美元递给小男孩。“这是你的小狗了,杰佛瑞。你来付钱给这位先生。”
小男孩一只手紧紧抱着小狗,另一只手骄傲地把钱递到我跟前,我对这只小狗未来的担心烟消云散。
小男孩抱着小狗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想,任何一个年轻人站在镜前,对自己说“我是最漂亮的一个”时,那感觉一定棒极了。从兔唇小狗一出生,我对它的命运就充满了担心,文中哪两个情节印证了我的担心?请概括。
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小男孩一只手紧紧抱着小狗,另一只手骄傲地把钱递到我跟前,我对这只小狗未来的担心烟消云散。画线句(1)“奶奶告诉过我,这样的小狗非常贵重,而且要更精心的关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男孩和第六只小狗都有兔唇的残疾,但小说的题目却叫“最漂亮的一个”,请说说作者这样拟题的用意。
下列选项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男孩对兔唇小狗一见钟情,是因为小狗和他有一样的兔唇,而奶奶说过这样的小狗非常贵重需要倍加珍爱。 |
B.当小男孩从他奶奶背后走出来,“我”发现他也是兔唇时大吃一惊,是因为我没想到有这样的巧合,但这种巧合也正是小说情节设置的匠心之处。 |
C.老太太和孙子来看小狗时,小狗明明只卖出五只,“我”却说“现在一只狗仔也没有了”,这句话照应了前文“我”料定老太太不会要那只兔唇小狗。 |
D.文中画线句(2)“朱迪拉了拉我的手”是因为朱迪怕“我”坚持用一美元的价格把小狗卖给了这个小男孩而亏了。 |
“何”去“何”从
①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3月14日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一时间人人谈“核”色变。那么,什么是核辐射?对核辐射,我们该“何”去“何”从?
②核辐射就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包括携带很高能量的质子、中子、氦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等。放射性元素会不断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原子质量比较大的放射性元素也会发生裂变反应(核电站或原子弹)放出中子或其他射线,较轻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聚变反应放出中子或者质子射线,而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面也会产生大量的次级辐射。
③其实,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各种核辐射。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三种射线里面,alpha和beta这两种射线在空气里面传播的距离都比较短,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防辐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对于人体外部的这两类射线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空气里面有一定的碳14,地下水和土壤里含有微量的氡等等。所以实际上,我们体内就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核辐射。更不用提穿透性很强的gamma射线,还有从天而降的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产生的大量次级辐射,人们受到的这部分核辐射一般称为天然辐射或自然辐射,所谓的“防辐射服”并不能防范这些辐射,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④放射性物质在衰变时会释放离子辐射,这种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我们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
⑤辐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元素,而碘元素在甲状腺中的含量特别高。白俄罗斯戈梅利地区的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在核事故发生后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上升了2000倍。此外,受辐射污染后6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问题,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也展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儿童患病风险更高,因为孩子生长迅速,他们体内正处于分裂的期的细胞也多得多,从而因辐射而产生错误与损伤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⑥核辐射,会使机体大分子发生畸变,甚至激发体内水分子产生自由基,继而损伤生物分子,导致放射病。据研究表明,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其导致机体过氧化有关。所以防范核辐射,除了避免与核辐射的“亲密接触”外,营养干预对抗辐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辐射食品构建概括地讲应包括:高蛋白、多无机盐、多维生素、适度脂肪、营养全面、数量充足。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核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机体,故蛋白质要有质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同时,由于人体消化道受损,导致其对各种糖的吸收效果不尽相同,故防治消化道损伤的效果也不同,其中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糊精等。而人体受辐射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此外,增加维生素供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P减轻呕吐、恶心,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为此宜多摄入一些对核辐射有特殊防治效果的食品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蜂蜜、枸杞等。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请指出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营养干预对抗辐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中第⑤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述理由。
(1)“防辐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对于人体外部的射线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可以完全隔绝外来辐射。所以,只要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核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2)因为核辐射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所以辐射后儿童患病风险更高。
阅读理解。
多吃菜少吃饭的误区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的饭桌上,经常会听到“多吃点菜,少吃点饭”的话。不少人觉得,饭只是用来填饱肚子,提供能量的,而每天饮食的营养都是从菜中摄取的。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对健康并没有好处,恰恰相反,还会有损健康。
②多吃菜少吃饭主要是医生对糖尿病患者建议的饮食方式。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人体后容易被肠道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退或丧失,这些葡萄糖无法被分解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控制主食的摄入,但是为了不挨饿,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多摄入清淡的蔬菜,以达到果腹的目的。
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多吃菜少吃饭的饮食理念慢慢被大众接受,但却衍化出两种极端,一是只吃菜,不吃饭;二是吃了油腻饮食后不吃饭。
④只吃菜不吃饭在爱美人士中是最常见的,目的是为了减肥瘦身。很多美女经常为了减肥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一个星期强忍着不吃主食,每天就靠水果充饥,或者清汤寡水煮点蔬菜,搁点盐,填饱肚子,最后饿到无法忍受,一顿饭把饿掉的能量全补回来。
⑤吃了油腻饮食后不吃饭在男性中最常见。不管是饭局,还是聚餐,男人凑到一起,除了酒,就是各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否则吃起来都觉得口淡。这种饮食习惯几乎称得上是大鱼大肉且大油,吃到最后,连胃都吃腻了,主食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长期这么吃下去必然会导致高血脂,还会出现啤酒肚。
⑥这两种吃法都是对多吃菜少吃饭的误解。人每天所需的能量有50%~60%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米饭和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作为人每天的主食,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动能的主要来源。如果放弃主食只吃菜,诚然也能提供人体一部分能量,但结果要么像第一种吃法,能量不足,肠胃都饿坏了;要么就像第二种,营养过剩,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危害心血管系统。
⑦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是主食副食合理搭配,在保证每天足量主食的情况下,多吃蔬菜,吃适量的肉类以及豆类。当然,你也可以多吃菜少吃饭,但菜不要太油腻,饭也不能不吃饱。此外,应根据每个人不同年龄和身体需要合理地安排饮食,如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和骨骼阶段,活动量也大,除摄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还要辅以含钙质、糖分的食物;老年人则可以多吃些含维生素、低糖的食物。现在肠胃病患者比过去有所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的患病率趋向低龄化,这跟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受宠盲目地“瞎吃”有关。少吃饭多吃菜这种不健康的饮食观念应当及时地纠正过来。
⑧饮食习惯的隐忧在于饮食严重失去平衡,以致造成各种文明病产生。公众应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把握科学的饮食观念,即多样选择,节制油、糖、盐,另外,要记得适当分配及弹性调整的原则。食物应以五谷根茎类作为饮食金字塔的主要基础,例如萝卜熬汤代替排骨汤,平常先吃蔬菜及五谷杂粮类,即可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摄入。题目“多吃菜少吃饭的误区”中的“误区”具体内容是什么?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很多美女经常为了减肥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句中划线词的具体含义什么?
②“这种饮食习惯几乎称得上是大鱼大肉且大油,吃到最后,连胃都吃腻了,主食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句中划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选文第7段文字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多吃菜少吃饭”会带来哪些危害?据此,请你结合文意,就“多吃菜少吃饭”这一误区提几点合理性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根油菜花
①三四月的时光里,你只看见千朵万朵的黄花攒足了劲在田野里肆意地开着。你没有看到它们以种子的物态钻入地下时,如何隐忍着春寒,默默地蠕动,抱着咬定大地的信念,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把春天一毫米一毫米,一厘米一厘米地抬高。
②那举向天空的黄色拳头,肯定握着一种誓言。你肯定想不到,那足金的花瓣是来自地下的一双双深沉眼睛,深情地守望着天空,与大地厮守在一起,风来雨去,寒来暑往,书写一种无言的静美;那纤细的花蕊是无邪的胸怀里迸发出的一束束光芒;甚至那翠绿的叶片是种子在风中遥寄给天空、蜂蝶、鸟雀的一方洁净手帕。
③河岸边、田垄间、小路旁、堂屋后,甚至一些郊区的垃圾堆里,你都能轻易找到它们的影子。它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像一支仪态矫健的仪仗队,在田野里排练春天的舞蹈。
④你拿着相机对准它们,由衷地感慨,瞬间按下快门,企图定格这份无言的美。你做出好看的姿态,想与大地上美好的事物产生关联。它们就那样自我地站着,不为你忽长忽短的镜头所动,不为你过于热情的颂词所动,它们并没有向你献媚,依然挺直腰杆,保持着仰望天空的姿态,这多像一个思想者远离尘世喧嚣的安静思考啊。
⑤唉,这些我行我素的民间艺术家,再多的赞誉也买不走它们的风骨。
⑥作为草根的油菜花,深谙自然之道。美也罢,丑也罢,风光也罢,落寞也罢,花开花落之间,生命无非是一场自我信仰的轮回和传承。繁华总会过尽,芬芳必然随风而逝,一粒粒种子的信念里,裹着无垠的春色和对美的恒久膜拜。
⑦春风是大地的教父,节气是种子的号令。春天里,它们集体赶赴一场大地的集会,没有喧嚣,没有计较,有的只是一种借着集体的力量成就生命大美的洒脱。你看,一朵花扶着一朵花,一片叶子依偎着一片叶子,一缕风亲吻着一朵花蕊,这朴素的情怀里拥着的是对大地的恩爱。我看见,一朵花不会去抢另一朵花的风头,一朵花轻轻触动另一朵花的嘴唇,在田间地头深情拥吻。多美的约会啊,它们的每次亲吻,都能使我们脚下日益被掠夺得心力憔悴的土地少去一道皱纹。
⑧当花瓣凋落,它们捧出颗粒饱满的果荚,更像我们的父辈,沾着脚下的泥土,用不倦的劳作让手中的谷物在季节深处沉醉。我知道,没有人会把作为草根的油菜花当作玫瑰,供奉在案头,也不会把凡俗的奶黄色当作钻石的成色去熏陶浪漫的情感。美,一旦脱离了地气,作为自我的占有,就意味着枯萎。
⑨这些年,我常常看到无辜的油菜花被印在旅游景点的广告照片和宣传名片上,为一些人商业的计谋助兴。我也常常看到,它们成为那些伪艺术家笔下的点缀,成为它们谋取个人功名的筹码。当自然的美被当作陪衬和换取功名的资本,不是艺术病了就是我们的心灵霉了。
⑩你站在田野里举着相机,支起画板,摆出姿势,草根油菜花们还站在原地,就是不肯为你屈膝。你们拍够了,玩累了,乘兴走远了,以谈资、照片、画作、乐曲作为回忆往事和自我经历的标记,它们并不因你们的暂时垂青而忘记大地母亲的教诲。
⑾热热闹闹的人群离油菜花远去,它们并不感到孤单,谦卑地面对大地和天空,庄重地盛开,然后凋落。它们顺从节气的号令,从体内掏出一粒粒饱满的或黑或紫或红的菜籽。我们从中榨出油,调剂人间烟火里的酸甜苦辣,我常常因有幸啜饮了这来自泥土之上的金色琼浆而感到幸福地颤抖。“这些我行我素的民间艺术家,再多的赞誉也买不走它们的风骨。”句中的“风骨”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意回答。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把春天一毫米一毫米,一厘米一厘米地抬高。
②你看,一朵花扶着一朵花,一片叶子依偎着一片叶子,一缕风亲吻着一朵花蕊。第8段中说“美,一旦脱离了地气,作为自我的占有,就意味着枯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回答。
题目“草根油菜花”中的“草根”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7分)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 秋夜》 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实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股无视权贵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选自《 闽南日报》,有删改)阅读第①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请用原文回答)(2分)
请根据②一④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答出4 个即可)
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文中划线两句请你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A.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B.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我选句
赏析本文写作的对象是木棉,第2段中提及茅盾笔下的“白杨树”与鲁迅笔下的“枣树”有什么作用?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不超过80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