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朝中期,广州一举人欲赴京赶考。但究竟从内河前往,还是沿海北上,他举棋不定。听说海边不够太平,考虑再三,终于打定主意,欣然北上。
请回答:
⑴他走的应是哪条路线?为什么?
⑵为了时常温习功课,这位举人的书箱里会放哪类书?为什么?
⑶你觉得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危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识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大运河示意图图二“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根据图一,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南北起止点?这条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2)如由江都将粮食运往洛阳附近的洛口仓要经历运河的那几段?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指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的名称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党中央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可用“一化三改”来简要概括。其中“一化”指的是什么?“三改”指的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所述的总路线?
(3)材料三的内容可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上述材料是来自我国哪一建筑上的文字?
(2)材料中的“三年以来”是指我国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中的“三十年以来”我国开始进入了什么历史时期?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一年帝国主义发动了一场怎样的侵华战争?中国社会进入了怎样的社会形态?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请将下列相关联的项用直线连接起来
(1)重大事件与发生时间(2)称号与人物
开国大典 1997年大庆铁人邓小平
抗美援朝 1999年两弹元勋黄继光
香港回归 1949年战斗英雄王进喜
澳门回归 1950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稼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