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利用家里的放大镜、蜡烛、火柴、光屏(白纸板),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实验前,他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_______是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_cm,这样测焦距的根据是_______。
(2)还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3)实验时,小华先在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并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和_______,再调整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4)当烛焰离透镜35cm时,光屏应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_______范围内移动,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5)当烛焰由距凸透镜35cm处移至30cm处,此时光屏在距透镜_______cm处会接收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6)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_______cm.,
(7)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0 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 (选填“会”或“不 会”)呈现烛焰的像,这时应该移去_______,透过_______向_______观察,就能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21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cm3,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灯丝的电阻
灯泡的灯丝是金属钨制成的,其电阻随灯丝温度变化而改变.
室温为27℃时,一只额定电压为12V的汽车灯泡,实验测得灯丝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U/V |
0.2 |
0.5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R/Ω |
0.12 |
0.18 |
0.25 |
0.35 |
0.50 |
0.62 |
0.70 |
0.77 |
0.80 |
研究表明,这种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满足关系R=R0(t+273),其中R0为常数.
(1)当灯泡两端电压为4V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强度是 A;
(2)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电灯工作后,灯丝温度升高,其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灯丝内能的变化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来改变的.
(4)在图中作出灯丝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
(5)室温为27℃时,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约是 ℃.
小明用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和四根合金丝等器材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的?
答: .
(2)现有几根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8 |
0.8 |
B |
镍铬合金 |
0.5 |
0.5 |
C |
镍铬合金 |
0.3 |
0.5 |
D |
镍铬合金 |
0.3 |
1.0 |
E |
锰铜丝 |
0.3 |
0.5 |
F |
锰铜丝 |
0.8 |
0.8 |
小明在实验中所用四根金属丝应选用上表中的(用编号表示).
(3)如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完成这一实验,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所用电路图.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上运动.
(1)某次实验中,物重为1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0.5m,重物上升的高度为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0.8N.则拉力做的功是 J,机械效率为 %.
实验次数 |
重物的重力大小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重物沿斜面移动的距离l/m |
重物上升的高度h/m |
机械效率η/% |
1 |
2.0 |
1.51 |
0.80 |
0.40 |
66.2 |
2 |
2.5 |
1.89 |
0.80 |
0.40 |
66.1 |
3 |
3.0 |
2.26 |
0.80 |
0.40 |
66.4 |
(2)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在斜面倾角不变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重力(选填 “有关”或“无关”).
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0 |
1.5 |
2.0 |
3.0 |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4)分析上表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