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试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茗茗对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进行的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设计与实验】
①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③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茗茗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
④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选填“影响”或“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
(2)茗茗(选填“能”或“不能”)用步骤③的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这是因为。
(3)茗茗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茗茗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课上,老师为同学们演示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分析表中的数据判断,此次实验应该选用温度计。
(2)实验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实验数据,第6次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墨墨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5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乙钢丝时发出的声音刺耳尖锐,这说明它的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和两根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是为了研究。
下表是墨墨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4min时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同时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次的数据是℃.
(2)则图乙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选填“A”或“B”)
(3)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中的水将(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