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业和果实,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试图大量使用农药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寄生蜂—周氏噬小蜂,此蜂产卵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的营养发育长大,使白蛾幼虫死亡,经过接连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解:
(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了           还能过        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2)白蛾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               
(3)白蛾数量急剧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4)利用生物(周氏噬小蜂)防治害虫的方法叫做             ,主要包括                        等三种方法。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冠肺炎( C O V I D 19 )疫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健康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检测是狙击疫情极为关键的环节,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三种检测方法。

(1)核酸是病毒结构中的_____物质,具有物种特异性。在感染早期即可进行核酸检测且准确率高,被多国公认为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

(2)核酸检测目前常用的有咽拭子和鼻拭子两种采集方式。咽拭子采集时,被检测人员头后仰,摘下口罩,张大嘴,充分暴露咽部,咽是人体_____的共同通道;检测人员用灭菌棉拭子轻柔、迅速地擦拭咽侧壁及咽后壁数次,被检测人员可能出现恶心现象,这属于_____反射。

(3)东营市已完成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

(4)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 C )和检测区( T )显色来判定结果(图甲)。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中乙所示,请判定他的检测结果是_____。

(5)抗体检测适用于症状发作到3~4周之后,主要原因是大量抗原进入人体后,启动人体的_____免疫需要一定的时间。

丹顶鹤因头顶有红色肉冠而得名,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长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春秋季节丹顶鹤在黄河三角洲湿地迁徙停歇,近年来也有部分丹顶鹤永远留在了黄河口,成为留鸟,甚至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开始了人工繁育。截至去年,人工繁育的丹顶鹤已经达到 31 只。

(1)在翅碱蓬滩涂和芦苇滩涂,常常见到优雅的丹顶鹤闲情漫步、悠然觅食(图1)。与翅碱蓬和芦苇相比,丹顶鹤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镜检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湿地丹顶鹤粪样中有螃蟹、鱼类和贝类等残体。其中,螃蟹残体占比最多,由此推测,螃蟹是丹顶鹤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动物分类上,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贝类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

(3)每年春季2月下旬到3月初,越冬的丹顶鹤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北迁之旅。一路沿线飞行 2000 多公里,最后抵达黑龙江、俄罗斯等地。丹顶鹤随季节有规律的迁徙行为,是由_____决定的。飞行时,丹顶鹤通过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_____来获得充足的氧气。

(4)3月中下旬,留在湿地内的丹顶鹤进入繁殖季节,交配产卵,孵育后代。图2为丹顶鹤受精卵的模式图。其外形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这是鸟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形态有何意义?__________。图2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_____] 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填图中序号)。

(5)人工繁育能有效提高丹顶鹤种群数量,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

(6)“松鹤延年”(图3)寓意健康长寿、祥和顺安,历来为人们所赞赏。但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松鹤延年图”是否科学?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带动了我国3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号召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向未来进发,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

(1)冰雪运动速度快,危险性强,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热身能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_____。

(2)运动时,要规范配戴护具。头盔后方有“凸起”的设计(图1),加强了对_____的保护作用,该位置存在着一些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护肘、护膝等护具紧实的包裹可避免关节受伤,它们在作用上与关节结构中的_____相似。

(3)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中的_____协调配合,还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4)运动中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经肺排出体外。

①右心室

②肺动脉

③右心房

④下腔静脉

⑤下肢静脉

请在图2中画出血液流经肺部时,各血管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a点表示起始含量)

(5)研究表明,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但气体交换并不高效,运动员可以通过有意控制延长吸气,促进呼吸加深。吸气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实地察看大豆新品种齐黄34长势,对加快优质种子培育提出殷切期望。

(1)科研人员将多种大豆品种的优良性状重组聚合,培育成高产、抗病、耐盐碱、广适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这种育种方法属于_____。

(2)齐黄34种植适宜密度为 1 万~ 1 . 4 万株/亩。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合理密植的描述。在农业生产上,合理密植的意义是__________。

(3)在豆科植物根内部生长的根瘤菌,能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供植物利用。根瘤菌与大豆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4)播种后35天左右大豆开花,随后结荚。豆荚是大豆的果实,由大豆花中的_____发育而来;通常一个豆荚中有多粒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

(5)大豆素有“植物蛋白之王”“绿色奶牛”之美誉。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实验材料:新鲜豆浆、双缩脲试剂(A液: 0 . 1 克/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B液: 0 . 01 克/毫升的硫酸铜溶液)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

③实验现象:__________

6)为研究高二氧化碳( C O 2 )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最大光合速率

μ m o l m 2 s 1

呼吸速率

μ m o l m 2 s 1

A

C O 2 浓度,自然光照

29 . 72

1 . 25

B

21 . 43

1 . 92

C

C O 2 浓度,遮阴

25 . 69

1 . 04

D

正常 C O 2 浓度,遮阴

15 . 78

1 . 08

①B组中的“?”的处理是__________。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适当增加 C O 2 浓度,可_____光合作用;同时,高 C O 2 浓度下,呼吸速率会_____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_____组条件大豆产量最高,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市积极行动,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如图),“碳”索蓝色增汇,为“碳中和”贡献东营智慧。

(1)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吸收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地固定、封存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谓的“蓝碳”。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2)分析如图可知,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贝类利用_____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_____(促进/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制造每年产氧量的 70 % ,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