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在自制弹簧测力计前,取某一规格的弹簧来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弹簧所受拉力/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弹簧的长度/mm |
100 |
105 |
110 |
115 |
120 |
125 |
128 |
134 |
136 |
137 |
138 |
(1)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用这种规格的弹簧来制作弹簧测力计,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大?
(3)用这种规格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计,在原长100 mm处定为零刻度,以后每伸长5 mm划一刻度,标记为“1”“2”“3”…,且将相邻的两个刻度间均匀地分成5小格,则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多少?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某同学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黑纸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填“能”与“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你补充表中的空缺:
尺出的长度 |
尺振动的快慢 |
音调的高低 |
|
第一次 |
短 |
||
第二次 |
长 |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不变。
(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有关。
观察图甲、乙的两幅图,将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空格处.
(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是cm
(2)汽车速度仪表上的速度为km/h
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 N。
(2)小芳在桌面上铺上毛巾,再重复上面的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F1(选填“>”、“<”或“=”)。
(3)在此实验中,小芳先用3N的力拉动木块在桌面上作直线运动,然后再用4N的力拉动木块在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在两次拉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