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1)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材料二 教育部近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据了解,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2)分析材料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1:沿海某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单位:亿美元)

 
内容
出口
进口
年份
 
数额
增幅
数额
增幅
2008年
3019.5
26.8%
2252.6
18.7%
2009年
3692.46
22.2%
2648.03
17.5%

注:从贸易方式看,2009年该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2%,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8.1%
材料2: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初期的1:8.11变化至2008年4月1日的1:7.02,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3.4%
材料3:近年来,某些国家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除个别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怀有抵触情绪。
材料4: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553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对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导致珠三角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或者关闭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6分)
(2)人民币升值对该省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6分)
(3)如果你被聘为该省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根据以上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15分)

材料一表1 2005年至2008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指标\
\年份
政府财政
收入(%)
企业盈余
(%)
劳动者报酬
(%)
2005
17.3
29.6
41.4
2006
18.4
30.6
41.0
2007
20.6
31.3
39.7
2008
24.3
约31.6
约39.2

注:美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接近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至65%之间。
表2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08年
O.2l—O.27
O.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材料一中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5+3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如何分好“蛋糕”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近五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数量
408
495
559
610
630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7年~2009年约有300万人没找到工作。
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硕士及其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19%
47%
35%
劳动力供给情况
17%
67%
26%

材料一 2010年3月26日,中国人才热线发布的2010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津沪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选择上述五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七成。
(1)表一、表二及材料一各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联系上述表格和材料,若你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谈谈应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某W省近几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投资率  
42.9%  
44.8%  
46.9%  
4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  
材料2:近年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6
11.8
7.7
5.O
38.1
2007
11.6
8.2
5.9
36.8
2008
13.4
10.4
8.3
35.4
2009
15.2
10.1
7.3
33.8

材料3: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
(1)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联系?(4分)
(2)请你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8分)
(3)结合材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12分)

《半月谈》刊载的一篇文章指出:只讲“市场运作”而缺少“政策引导”,生产者就始终处于被动之中,而且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某种农产品价格高,大家知道后就回去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果是你多种我也多种,你少种我也少种,等产品出来了,都卖不出去,都是跌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同步性震荡”现象。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市场同步震荡”中,“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是指什么?
(2)怎样才能克服经济生活中这种怪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