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 电池组(3V,内阻1Ω);
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3kΩ);
E.电压表(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1750Ω,额定电流0.3A);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电流表采用上述的接法,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在方框内补充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某一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几步实验(如图12):
(1)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选填字母“A.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或“B.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两个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平抛运动(选填字母“A.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或“B.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丙),实验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记下小球经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按课本装置图组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要,记下小球经过斜槽末端时重心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某点的坐标x、y,算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请补充完成上述实验,并排列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
如图甲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实验室中照的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由于照相时的疏忽,没有摆上背景方格板,图中方格是后来用直尺画在相片上的(图中格子的竖直线是实验中重垂线的方向,每小格的边长均为5mm ) ,为了补救这一过失,他对小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如图乙所示,如果取重力加速度
g="10m" / s 2,则
(1)照片闪光的频率为 _____Hz ;
(2)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m/s .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⑴如图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⑵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⑶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求得的角速度为_________。
利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学校所在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某同学 打出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始模糊不清的点去掉,把清晰的第一个点计为 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1) 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m/s,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约为m/s2(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A.电源电压变低了 |
B.电源电压变高了 |
C.该同学采用了先打点后让纸带下落的操作 |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影响 |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1.25厘米,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各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闪光频率是1赫兹。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2。(取g=10m/s2)